雷竞技raybet官网登录 - 向国际一流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基地迈进

2023-11-20

  雷竞技体育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计算机和先进网络的软件理论、技术和开发环境等方面开展基础、应用基础与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开放式科研基地,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实验室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建设,1988年通过专家论证,1995年通过专家验收。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教育部的支持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在计算机和先进网络的软件理论创新和新技术发明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科研工作提供了科技信息服务,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拥有良好的国内外声誉。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目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形成了以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李未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以国内知名专家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实验室30名固定人员中,有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名),副教授9名,26人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研究人员占69.7%。

  “十五”以来,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和工业融合的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研究趋势,加强软件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在先进网络环境下复杂软件系统和软件工程的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作为“973”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和“大型飞机”重大专项的专家组长单位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雷竞技raybet官网登录、重点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的发展咨询。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倡议并提出了对海量信息系统进行系统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并及时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支持,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先后主持两项“973”计划项目。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IPv6)CNGI建设方面,实验室根据在海量信息传输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可生存性更好的六个运营商互联互通架构的建议并得到采纳。2002年以来实验室还承担了包括“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中日合作IPv6项目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智能交通保障项目等在内的部级以上重要项目18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实验室确立了以下4个研究方向。(1)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研究。开展软件测试的理论基础研究和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实现研究、软件开发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和软件开发方法合理性检查的实现研究。(2)网络海量信息系统的物理学特征和复杂性研究。开展海量信息系统的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信息物理学规律与海量信息计算的统计特征的研究。(3)先进飞行器的电子使能科学技术研究。着眼于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先进飞行器的控制以及空地一体的综合管理,以通用计算机、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为硬件基础,以多网合一为通信环境,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实现先进飞行器的数字化处理和精确实时控制;研制先进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安全有效管理技术,实现基于网络的复杂多系统的最优化、绿色节能管理。开展信息与航空航天融合的新一代飞行器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4)为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下一代沉浸式科研工作环境研究。研究服务于下一代科研环境的统一资源框架与计算模型,实现网上集中和广泛分布相结合的计算与存储;采用虚拟人机交互的先进技术,研制新型沉浸式虚拟协同工作平台,提供多途径的无缝协作和群体协同服务,研制具有面对面交互真实感的科研协作环境。

  近年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显著进展。(1)在软件测试的基础研究方面。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形式化的错误定位和修正系统,称为R-演算系统,证明了R-演算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性和可达性,从理论上证明了软件需求说明的错误定位可使用R-演算系统在有穷步内完成,为软件测试的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海量进程调度和资源分配理论与算法研究方面。实验室提出了一个布尔表达式约束满足问题(CSP)模型,称为RB模型,并证明了当变量的个数趋近于无穷大时,RB模型具有可精确预测的相变现象,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3)在海量信息的传输和协同行为特征研究方面。实验室对全球IPv6骨干网络的拓扑连接和信息传输的观测水平和观测技术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研制了IPv6拓扑分析软件,并根据观测结果提出了更为精确的IPv6幂律分布表达式。(4)在先进网络环境下实时多媒体协同环境技术研究方面。实验室研制了多媒体、实时的协同服务的系统,为远程科学协作和学术研讨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大规模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Admire、电子显微镜远程协同实验平台等多个应用,已在国内外包括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内的700多家单位和部门使用,在非典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始终将培养我国软件基础研究和软件产业方面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宗旨,发展出以培养创新型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研究生梯队式培养方法。以实验室为主体开展的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获得2005年度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经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图灵奖获得者Milner、Shamir、Hopcroft、Hoare,德国莱布尼茨奖获得者Hotz以及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lotkin等30多位国际知名教授来实验室访问讲学。实验室发起成立了“亚洲软件基础学会”,是学会的主席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主办了4届“亚洲软件基础学术研讨会”。实验室积极参与和推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实验室主任李未士是《中国科学》(F辑Information Science)和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编委会主任。

  在依托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目标是:始终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规律,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的技术突破,力求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基地,在软件工程和海量信息的基础研究方面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研发与服务的支撑单位、电子使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中心以及培养高层次信息科学和技术及软件研究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摇篮。